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内容管理|投诉        

昔日打工仔想在深圳创办"农民工大学"

2009-03-25 15:53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  

张全收希望农民兄弟姐妹有自信有抱负。

张全收希望在深圳办“农民工大学”。

  徐 恬 实习生 张 戈  “凡是找我找工作的,我张全收,全收?!闭湃盏背跏恰按成钲凇钡钠胀ù蚬ぷ校笏影镏袄舷纭闭夜ぷ髌鸩?,做起人力资源开发:招收一批农民工到自己的公司,哪家工厂要工人,他就将农民工“打包”过去;暂时没活干的农民工领取待工工资,并接受培训。高峰时,公司管理的农民工达上万人。今年3月,他作为河南省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两会”。

  昨天,记者几经辗转采访到了张全收。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有个新梦想:办“农民工大学”。他说:“我想在深圳建立全国第一个农民工人力资源中心,培训和派遣一体化,订单式培训,准军事化管理,让农民工兄弟拥有自信和抱负,让他们学会踏进社会、融入社会,让他们敢把困难踩在脚下?!?/p>

  南下“闯世界”

  张全收1966年出生在河南驻马店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这里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由于出生当年家乡庄稼丰收,父亲为他取名“全收”,寓意健康幸福、丰衣足食能统统收下。但张全收出生后并没有收获什么意外惊喜,倒是从13岁辍学开始卖冰棍后的十几年里,把心酸、煎熬和打击“全收”了:骑自行车卖冰棍,车链断了,人栽进山沟;卖爆米花的生意刚刚有点起色,爆米花的机器意外爆炸;在砖瓦窑厂烧砖没多久,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刨去挣来的25元,还倒搭进去175的医药费;好不容易做起一家红火的烩面馆,却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客车运输生意刚跑出个模样,接连的事故又让他告别了车老板的身份;异地经营面馆,生意惨淡,妻子又患上脑溢血……

 ?。保梗梗纺?,张全收来到深圳时,兜里只有不到170块钱。睡凉席,枕半块砖,吃盐水面疙瘩汤,没有星点菜和油。在河南老乡帮助下,他在平湖汽车站附近开了一家烩面馆,以味美价实赢得口碑。之后,他又搞运输,积攒了“第一桶金”,开办了全顺玩具加工厂。

  帮老乡找工作“全收”

 ?。保梗梗鼓晔?,珠三角不少工厂挂出“不招河南人”的牌子。张全收感到辛酸,于是在自己的玩具厂收留了几十名找不到工作的河南籍农民工。张全收和员工同吃住,没床,大家一起睡在工厂地板上。

  张全收发现,订单多时,工人忙到连觉都不能睡;订单少时,工人没事干,工厂还得发工资“养”他们。张全收尝试把厂里员工“转租”到其他工厂,暂时没活干的农民工吃住在厂里接受培训,领取待工工资。

  渐渐地,张全收意识到,“转租”工人蕴藏商机。2004年初,他成立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平湖汽车站写了一个大牌子:“家乡人找工作,张全收与你搞合作,内厂外厂任你挑,不欺不诈信誉高,若是骗了家乡妹,怎对家乡众父老?!?/p>

  “河南人老乡:凡是找我找工作的,我张全收,全收,安排工作不要钱。”这是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刚成立时打的招牌。起初,公司生意并不乐观。随着劳动力供需市场出现逆转,珠三角出现“民工荒”,张全收的业务一年比一年好。在珠三角加工行业,打工者只需三五日培训便可从事许多低端岗位。企业只需提前向全顺做好用人计划,就不愁要工人时没人,不需要工人时也不用为工人额外的生活费发愁。

  就这样,全顺旗下工人由几百人、几千人增加到上万人。后来,再介绍工人就不免费了,在保证工人工资前提下,全顺向厂家收取管理费。全顺以独特的人力租赁方式先后与数十家外资和民营企业合作,服务范围跨越深圳、东莞、珠海、厦门、福州、郑州等地区,涉及电子、玩具、塑胶、饰品、食品等诸多行业。

  “全顺模式”成了名牌

  “工人工资一分钱不欠,万一用人企业携款逃跑,即使借钱,工资也全部发放?!闭湃照饷此担踩肥嫡庋?。

 ?。玻埃埃的辏保霸?,张全收“打包”出去的工人在一家玩具厂干了一年,老板突然“人间蒸发”,欠工人一大笔工资。张全收动用公司家底,又找朋友借钱,付清了240多万元欠薪。

  在全顺,工人有头疼脑热,有厂医诊治;大病送医院,由公司负责全部医疗费用。几年来,花在员工生病和意外伤害等事件中的费用达数百万。为改变部分农民工不够文明、不讲卫生、缺乏诚信、自由懒散的作风和生活习惯,张全收不断在公司内部强化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逐步形成一套既充满亲情又纪律严明的“准”军事化员工管理机制。

  作为公司管理者,张全收强调纪律严明,但人性化、亲情化管理也体现了张全收对员工的关爱。公司安排北方厨师做饭,农民工工余可以看电影、唱卡拉OK。遇中秋、元旦等节日,公司举行联欢会。每年腊月,公司租来十几辆大客车,分期分批送员工回乡。张全收向公司所有员工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员工有不顺心事,均可打他的电话。

  如今,不仅是河南的农民工,安徽、江苏、四川甚至黑龙江、辽宁等地的农民工也纷至沓来,上万名农民工聚集在全顺公司。张全收说:“据不完全统计,全顺公司已派遣农民工达数十万人次?!?/p>

  新梦想:办“农民工大学”

  进入2009年,金融?;哉湃盏墓境寤鞑恍?。今年春节前,订单数量不理想,不少员工提前回家过年?!肮と嘶丶沂?,我告诉他们回去放心过年,只要有务工机会,我会马上跟大家联系?!蹦旰螅叮埃埃岸嗝惫で┝撕贤?。“即使少收管理费,我也要想办法把农民工安排出去?!?/p>

  今年3月,张全收作为河南省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两会”。他说:“这次去‘两会’,就是希望能为农民工兄弟做点事情?!彼罟刈⒌氖墙鹑谖;?,农民工如何再就业,希望政府能引导农民工进行适应市场的技能培训。他说:“不是没人要,而是很多农民工没有培训好。”

  张全收告诉记者,他有一个新梦想:办“农民工大学”。他说:“我想在深圳建立全国第一个农民工人力资源中心,培训和派遣一体化,订单式培训、准军事化管理,培训后的农民工去哪里工作、工作得如何,要进行跟踪。我要让农民工兄弟拥有自信和抱负,让他们学会踏进社会、融入社会,让他们敢把困难踩在脚下?!?/p>

编辑: 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