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第五届最具爱心人物 | 李传梅系列报道

2020-12-04 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

“当代孝媳”李传梅:尊老爱亲 恪尽孝道

百善孝为先。三十年来如一日侍奉年迈的太婆婆、身患癌症的公公和双目失明又聋哑瘫痪的婆婆,为了挣钱养家,她还背着婆婆到深圳打工。孝心儿媳李传梅的故事感动了大江南北。

她的先进事迹得到了重庆家乡群众和深圳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先后被授予重庆市万州区“十大孝子”、“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广东省孝老爱亲模范”、“第五届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等荣誉称号,并被深圳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聘为首届“爱心大使”。

恪行孝道 无私奉献

李传梅是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人。1992年,李传梅认识了邻村的小伙子向家培。向家培生在特困户家庭,母亲聋哑瘫痪又双目失明,父亲体弱多病且无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一个80岁的奶奶。亲戚朋友们都竭力反对这门婚事,但她毅然决定走进这个全镇出名的特困户家庭,与丈夫共同挑起沉重的生活重担。

婚后,一家人的重担落在李传梅和她丈夫的身上。她积极面对生活,不抛弃不放弃。当时一家人已经欠下上万元的外债,生活非常困难。她就向娘家借钱买来十几只小鸡和两头小猪,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山割猪草,割完猪草后再回家照顾三位老人洗漱吃饭,然后喂鸡喂猪,再去忙田里的农活。到晚上家人都睡觉了,她还要洗衣、缝衫,常常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在吃穿用度上,她将家人尤其是三位老人的生活需求排在前面,自己放在最后。

婚后不久,一直体弱多病的公公患上了食道癌。这时,李传梅已怀上了身孕。她就拖着沉重的身体,细心照顾公公。为了挽救老人的生命,她与丈夫到处向亲戚朋友们借钱,四处为公公求医。最后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公公最终在亲人们的守候中安然离世。

公公去世后,李传梅与丈夫继续承担赡养太婆婆和婆婆的义务。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太婆婆一直活到84岁,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长寿老人。临终前,老人拉住李传梅的手久久不肯放开:“我和你婆婆能活到今天,都是因为你。娶到这样大贤大孝的好媳妇,是我家几辈子修来的福啊。”

背着婆婆打工

李传梅的婆婆腿脚瘫痪,同时还双目失明,又聋又哑,长期无法与人沟通,行为也与常人有异,稍有不顺就手舞足蹈“哇哇”大叫。李传梅在照顾婆婆上付出很多,她没叫过苦,也从不嫌脏、嫌累。

为了更好地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并与丈夫团聚。2004年,李传梅下决心到深圳打工。这时,孩子还不满10岁。李传梅没有精力照顾两个人,带谁到深圳让她左右为难。最后,她将女儿托给亲戚照顾,自己则背着婆婆来到深圳打工。

到深圳后,李传梅在龙岗区坂田街道雪象社区一家小粮油店找到了工作。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丈夫做早餐,给婆婆穿戴梳洗,喂她吃早饭,然后再匆匆去上班。中午12点下班后,她又要急急忙忙赶回出租屋,喂老人吃饭后再去上班。晚上回家,她还要为老人端屎端尿,擦洗身子。

2006年底,李传梅依依不舍地告别丈夫,离开深圳,背着婆婆回到重庆老家,承包了娘家的3亩柑橘树,一边管护,一边照顾婆婆和女儿。

孝行感动鹏城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传梅的感人孝行逐渐在深圳市民中传颂开来,深圳市展华实验学校的校长也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主动安排她在学校工作。2007年11月,李传梅背着婆婆重新来到深圳,到展华实验学校工作。现在,她依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安顿好老人,然后去工作。

“如果你真心爱自己的丈夫,那你就要真心去爱他的家人,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伤残,都应该始终如一。”李传梅这样说道。朴实的话背后体现出李传梅崇高的信念。

李传梅的事迹体现出尊老爱亲、恪尽孝道的道德情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2008年1月,深圳市文明委做出《关于开展向李传梅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在全市掀起学习李传梅的热潮。

在李传梅身上,我们看到了看到了爱心、贤心、孝心的可贵品质。深圳的很多市民和单位得知李传梅的故事,纷纷前去慰问,面对深圳人对自己和家人的热情礼遇,这也让李传梅非常感动。正如那句话所说:因为有爱,明天才会更好。


深圳特区报  2020年11月28日 A04版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广东省孝老爱亲模范李传梅:柔弱身体撑起大贤大孝一片天

李传梅,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人,现为深圳市展华实验学校职工。28年来,她尊老爱亲、恪尽孝道,用自己善良淳朴、乐观豁达、自强自立的优良品质,谱写了一篇大贤大孝的感人篇章。

自己扛下穷苦 满足老人需求

1992年,她认识了邻村的小伙子向家培。当时向家培不仅家中贫困,还有三名聋哑、瘫痪等病残老人,是全镇有名的特困户。得知此事后,李传梅的亲友都竭力反对这门亲事。但向家培的勤劳朴实和忠厚孝顺,深深地打动了李传梅,让她抛开一切顾虑,决定和自己心仪的小伙一起,挑起这副生活重担。

婚后,她每天照顾三位老人洗漱吃饭,洗衣、缝衫,下地忙农活,把家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家庭生活资源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她仍尽最大可能去满足家人尤其是三位老人的生活需求。日子过得忙碌又辛苦,但看到老人们笑口???,一家人和和睦睦,她就感到特别满足。

公公患食道癌 儿媳孕期勤照料

婚后不久,一直体弱多病的公公患上了食道癌。已有身孕的李传梅拖着沉重的身体,细心照顾公公。为了挽救老人的生命,她与丈夫到处向亲戚朋友们借钱,四处为公公求医。但直到孩子出生,老人的病情也没能见好。心急如焚的李传梅在产后的第5天便下厨煲汤熬药,为老人擦身捶背,并想方设法安慰悲痛中的婆婆和太婆婆。公公最终在亲人们的守候中安然离世。

背聋哑婆婆到深圳打工

李传梅的婆婆腿脚瘫痪,同时还双目失明,又聋又哑,长期无法与人沟通。在为公公和太婆婆养老送终后,婆婆成了李传梅最牵挂的人,无论去哪里她都把婆婆带在身边。

为了更好地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并与丈夫团聚,2004年,李传梅下决心到深圳打工。这时,孩子还不满10岁,聋哑失明又瘫痪的婆婆更是一刻也离不开自己。但外出打工,李传梅没有更多的精力同时照顾两个人。带谁去深圳?这让她左右为难。最后,她将女儿托给了亲戚照顾,自己则背着婆婆来到深圳打工。因为她认为,婆婆比女儿更需要她的照料。

到深圳后,李传梅在龙岗区坂田街道雪象社区一家小粮油店找到了工作。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婆婆穿戴梳洗,喂她吃早饭,然后再匆匆去上班。

因在深圳生活费用较高等原因,2006年底,李传梅依依不舍地告别丈夫,离开深圳,背着婆婆回到重庆老家,承包了娘家的3亩柑橘树,一边管护,一边照顾婆婆和女儿。

李传梅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2008年1月,深圳市文明委做出《关于开展向李传梅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李传梅,用她的一言一行,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和钦佩,成为新时代的楷模,她先后获评“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广东省孝老爱亲模范”“第五届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等荣誉称号。


深圳商报  2020年11月26日 A09版

深圳商报记者 罗凯燕



李传梅十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侍奉太婆婆、公公和婆婆

当代孝媳故事温暖千千万万人

李传梅,女,1970年6月生,籍贯重庆,深圳市展华实验学校职工兼德育辅导员。十多年来,李传梅任劳任怨侍奉年迈的太婆婆、身患癌症的公公和双目失明又聋哑瘫痪的婆婆。尽管生活贫困,但她对老人始终不离不弃,就连出门打工也把婆婆背在身上。李传梅用她的无私付出诠释了当今社会的大贤大孝,被全国妇联负责人誉为“全国妇女学习的好榜样”。她的温暖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广为传颂,被誉为“当代孝媳”。李传梅先后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广东省道德模范”“深圳市文明市民”等称号。2009年,李传梅落户龙华,在展华实验学校担任辅导员期间,她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诠释何为从师之道,悉心爱护、培养学生,深受孩子们的爱戴。

背着婆婆来深打工

她对老人不离不弃

李传梅来深圳打工的时候不是孤身一人的,她背着聋哑失明的婆婆来到深圳,多年以来,她一直守候在婆婆的身边,对老人不离不弃。在来深圳之前,李传梅考虑到家中的经济条件,希望出来打工闯荡一番,让家人们过上更舒适的生活??伤绻肟霞伊?,聋哑失明的婆婆该由谁悉心照料呢?李传梅思前想后,还是不放心把婆婆托付给旁人照料。最终,她做出决定,将女儿留给亲戚看守,自己却选择背着婆婆到深圳发展。

背着老人来到一个全新的城市生活打拼,李传梅不容易,可是在她的口中,吃苦的人却并不是自己。老人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话也不能说、生活不能自理,她看着心疼,却也无能为力,只能事无巨细地打理好婆婆的生活起居。再苦再累再难,李传梅说:“我把婆婆带出来,在外面打工,婆婆跟着我吃了不少苦,但我有一碗饭吃,婆婆就有一碗饭吃?!?/p>

百善孝为先

她的故事温暖着社会

多年来,李传梅不仅将婆婆的身体照顾得安安康康,还一直是老人的“小棉袄”,是她最温柔的倾听者。李传梅说过,“人与人之间多一点沟通就会不同。我刚嫁过来的时候还‘听’不懂婆婆的话,不知道她要干什么,通过慢慢观察,我能了解她的想法。比如摸摸嘴就是想吃饭了,侧头就是想睡觉?!彼淙豢泛苣?,但她一直不放弃和婆婆的沟通。

百善孝为先,这句古语在李传梅身上得到很好的见证,她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李传梅的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到全国以后,人们称呼她是“当代孝媳”,而她自己面对人们的赞誉时却总是很谦逊。她认为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因为她们是一家人,而一家人就应该相互扶持、照顾。

李传梅用爱感染了自己的学生和社会上无数的人。她平凡而又不凡的举动正如春风拂面一样,温暖着千千万万的人。


深圳晚报  2020年11月23日 A04版

深圳晚报记者 袁晔



李传梅:背着婆婆去打工

她,背着婆婆来到深圳打工。她,精心照料太婆婆、公公和婆婆三位病残老人,与丈夫共同挑起生活的重担。她,先后被授予重庆市万州区“十大孝子”、“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广东省孝老爱亲模范”、“第五届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等荣誉称号,并被深圳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聘为首届“爱心大使”。她就是李传梅。

image.png

李传梅(右)背着婆婆去了解周围的世界。(资料图)

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家庭

李传梅是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人,现在深圳市展华实验学校工作。她和邻村的向家培结婚时,丈夫家里还是特困户家庭,母亲聋哑瘫痪又双目失明,父亲体弱多病且无劳动能力,还有一个80岁的奶奶。但她积极面对人生,为了给公公、婆婆治病,一家人欠下了上万元的外债,她与丈夫共同挑起了沉重的生活重担。

李传梅向娘家借钱买了十几只小鸡和两头小猪,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山割猪草,割完猪草后再回家照顾三位老人洗漱吃饭。然后喂鸡喂猪,再去忙田里的农活。到晚上家人都睡觉了,她还要洗衣、缝衫,常常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日子虽然辛苦,但他们尽可能地满足3位老人的生活需求。

公公患食道癌时,李传梅怀着身孕细心照顾公公。公公病情不好时,李传梅在产后的第5天便下厨煲汤熬药,为老人擦身捶背,并想方设法安慰悲痛中的婆婆和太婆婆。公公去世后,为了改善生活,她主动提出让丈夫外出打工,自己一个人挑起照顾两位老人、孩子和耕作农田的担子。她就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从早忙到晚,换来老人的舒心和孩子的成长。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太婆婆一直活到84岁,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长寿老人。临终前,老人拉住李传梅的手说:“我和你婆婆能活到今天,都是因为你。娶到这样大贤大孝的好媳妇,是我家几辈子修来的福啊?!?/p>

不离不弃,背着婆婆打工

李传梅的婆婆腿脚瘫痪,双目失明伴随听障,长期无法与人沟通,行为也与常人有异。在为公公和太婆婆养老送终后,婆婆成了李传梅最牵挂的人,无论去哪里她都把婆婆带在身边。李传梅用心揣摩,自创出一些手语与婆婆沟通,成为家里唯一能与婆婆交流的人。

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并与丈夫团聚,2004年,李传梅下决心到深圳打工。这时,孩子还不满10岁,离开妈妈自然让人放心不下。而且,聋哑失明又瘫痪的婆婆谁来照顾呢?外出打工,李传梅没有更多的精力同时照顾两个人。带谁到深圳,这让她左右为难。最后,她将女儿托给了亲戚照顾,自己则背着婆婆来到深圳打工,因为她觉得婆婆比女儿更需要她的照料。到深圳后,李传梅在龙岗区坂田街道雪象社区一家小粮油店找到了工作,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丈夫做早餐,给婆婆穿戴梳洗,喂她吃早饭后再去上班。中午12点下班后,她又要急忙赶回出租屋,喂老人吃饭后再去上班。晚上回家,她还要为老人端屎端尿,擦洗身子。一有空闲,她还耐心地背着婆婆去了解周围的世界。

李传梅的感人孝行逐渐在深圳市民中传颂开来,深圳市展华实验学校的校长也为她的事迹深深感动。2007年11月,校长主动安排她在学校工作。这样,她就可以趁工作的间隙去看看老人,背着老人去上厕所或者晒晒太阳。

“如果你真心爱自己的丈夫,那你就要真心去爱他的家人,无论他们是贫穷,无论他们是伤残,都应该始终如一。”李传梅正是凭着这样一种朴素而崇高的信念,对家里老人不离不弃,以超出常人的付出换来了三位老人幸??炖值耐砟辍?/p>

李传梅的事迹体现了尊老爱亲、恪尽孝道的道德情怀,吃苦耐劳、不怕艰辛的高尚情操,善良淳朴、乐观豁达的优良品质,自强自立、默默奉献的思想境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李传梅用她的一言一行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和钦佩,成为新时代的楷模。


晶报 2020年12月02日 A10版

晶报记者 李婷菊




编辑:杨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