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第二届最具爱心人物 | 丛飞:诠释大爱无疆

2020-11-2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他参加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36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178人、金额超过300万元……这组描述丛飞爱心历程的感人数字至今读起来仍让人发自肺腑地敬佩与尊敬。

2006年4月20日,凝聚着一声声沉沉的叹惜,年仅37岁的好人丛飞走了。那张生动的笑脸、真诚的双眼已经烙印在人们心中,化作永驻人心的力量,化作激荡人间的爱的春风。丛飞用大写的一生,为我们树起了一个道德的标杆、文明的标杆。

谱写无私奉献的动人之歌

“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活得有价值”,这句话是丛飞的人生写照。

丛飞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1994年来到深圳,后任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丛飞生前的“职务”只是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是一个五星级深圳义工。如果不投身公益事业,作为一名歌手,丛飞的商业演出频繁,他完全有条件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适与惬意。

在个人生活与人民幸福之间,丛飞毅然选择了后者,选择了为人民服务。他和妻女一直住在仅有57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像一根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好梦,我就不辛苦?!闭庠撬谖杼ㄉ铣囊恢Ц?。歌声即心音,歌声传递出他朴实无华的初心。在他短暂却光芒万丈的生命中,他一生都在用一颗爱的心灵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

十多年来,丛飞怀着赤子之心和关爱情怀,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进行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3600多个小时,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上学,累计捐款超过300万元。在理想的丛林中飞翔的丛飞,倾其所有,只为让孩子们能够背起书包上学。

无论在何时何地,丛飞都在尽可能广泛播散无私大爱。他的足迹遍布贵州、四川、湖南、山东等省份的贫困地区,无私资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每逢节假日,他都到各残疾人康复站慰问演出,成为深圳众多残疾人的知心朋友。

1998年,他在人民大会堂为抗洪抢险英雄慰问演出;2003年“非典”肆虐时,他自费飞往疫情严重的抗非一线,为小汤山、佑安等21家医院的医护人员义务演出8场;同年,他一次性捐赠10万元演出报酬设立“丛飞助学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2004年底东南亚发生海啸,他倾其所有救助当地灾民。

即使身患胃癌,经受病魔的摧残,他做完手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努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病重住院期间,他的心仍时刻牵挂着失学和残疾儿童的学费问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自愿捐献的眼角膜,已为4名眼疾患者带来了光明。

“丛飞精神”永流传

每一份爱都值得铭记。由于丛飞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表现,近年来,他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五星级义工”、“深圳市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首届深圳百名优秀义工”、“深圳市最具爱心人物”、“2004年度广东省优秀音乐家”、“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和“深圳市文明市民”等光荣称号,并被市民称为“爱心大使”。

丛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深圳精神的传播者、实践者,是深圳市民的优秀代表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杰出典范。他对义工事业的无限热爱,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让人潸然泪下、肃然起敬。他用火红的青春和博大的关爱谱写了一曲扶困助弱、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

2006年6月23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丛飞同志“爱心市民”称号,并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向丛飞同志学习的活动。

“爱心市民”丛飞的事迹感动了全社会,引发了全国媒体的竞相报道。继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播发丛飞感人事迹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也纷纷刊发介绍丛飞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并配发评论,《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也争相推出连续报道。一时间,丛飞的感人事迹传遍大江南北。

“丛飞精神”是永恒的博爱精神。如今,距离丛飞离开这个世界已经14年了。丛飞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互相关爱、互相善待的传统美德在深圳乃至全国蔚然成风。人人争当爱心市民,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丛飞精神”。

让爱在传递中壮大。“丛飞精神”已经在神州大地上扎根,开花结出芬芳的果实。这场爱的接力棒将一直被人们传递下去。

大爱无疆,仁心为怀。丛飞的精神永远不死。


原标题:“爱心市民”丛飞:诠释大爱无疆

深圳特区报 2020年11月19日 A13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编辑:杨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