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品牌活动
- · 深圳市学生爱心捐助活动
- · 青年公益实习实践计划
- · 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计划
- · “寻找爱的足迹,讲述爱的故事”—大型征文.绘画及诗文朗诵.演讲大赛
- · 环卫工人关爱工程
- · 深圳“社区邻里节”
- · 园丁关爱工程
- · 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工程
- · 交警关爱工程
- · 咱爸咱妈逛深圳
- · “共享阳光.爱心大穿越”
- · “为特困家庭送年夜饭”活动
- · “爱心无限,电波传递”—明星物品慈善拍卖救助活动
- · 关爱大篷车
- · 深圳关爱热线
- · 幸福人生大讲堂
- · 关爱地贫儿童“燃料行动”
- · 深圳“募师支教”行动
- · 深圳市创意公益文化发展中心
- ·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 · 深圳关爱俱乐部
- · 深圳关爱指数
- · 明善公益网
- · “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推选表彰晚会
- · 爱心小书桌
- · “妈妈食堂”爱心助学活动
路边停车收费力争年底试点,不用咪表 中心区二线关或先试点征收拥堵费
年底前要试点路内和路外停车收费,并将不再采用传统咪表收费方式,研究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对进入特定区域(如中心城区)、路段(如二线关)车辆征收“拥堵费”或限行的可行性,这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深圳市近期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会上,市交委公布了我市今年下半年将要立即实施的25条治堵措施,并力求年内见效。并提前发布2014-2015年交通拥堵治理20条措施。
鼓励公职人员带头停驶
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治堵的25条措施中亮点多多,比如在城市中心区或次中心区设定交通严管区,在交通繁忙路段设定交通严管路,加快机动车辆更新淘汰,开展为期100天的“禁摩限电”专项整治行动,严查没有“两牌两证”的泥头车和驾驶员,以及“两点一线”(工地、受纳场和运输路线)的无资质泥头车、驾驶员。实行轻微事故公交车、出租车“快处快赔快撤”。
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深圳城市道路拥堵日益加剧。
宣传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公职人员带头申报“每周工作日停驶一天”。年内研究出台停驶奖励政策及办法,根据停驶时间对保险费率进行降费调整。研究发放“深圳通”补助、授予绿色出行荣誉称号等奖励措施和办法。
研究在地铁早高峰前一个小时票价优惠的可行性。通过“大小交路”、加密班次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高峰时段轨道服务能力。打通民清路、海月路南段、东海四街延长段等34条断头路。完成竹子林东、清水河、南油、沙井中心等片区共85个交通改善工程项目。
建立水务、交通、交警、城管、区政府等部门的联动和责任机制。10月前完成易淹点路段排水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排水管网运营企业暴雨时对重点路段进行专人值守。年底前针对排查出的重点路段进行排水系统清疏和改造。
弃用咪表
历史欠账“仍在研究”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底将继续深化论证停车政策方案,其中,路边收费方式将不再采用传统的咪表模式,目前有几种先进的收费方式在比对,其中包括RFID读卡技术设备,力图抓紧完成全市停车收费联网软件系统开发建设等准备工作。
路边停车要收费了,车主再不能随便停车了。
记者了解到,RFID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具有IC卡技术保密性高的优点。
那么不再启用咪表收费,早在十多年前实行的路边咪表收费,后因故取消而导致的“历史欠账”问题如何处理?对此,市交委表示:仍在研究。
路内和路外收费
将建立调价机制
路内和路外收费的调整问题备受关注。市交委负责人介绍,路内停车收费是行政性收费,将来由道路收费中心来进行管理;路外停车收费包含停车场交通调节费,这个也属于行政性收费。调整方案将由政府主导,停车价格收费标准还需要与省里的物价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沟通。但是现有的停车场收费不会有变。
那么行政性收费会召开听证会吗?对此市交委表示,会按照相关程序做,具体意见还没有确定。收费以政府为主导,将停车场多收益的费用上缴市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发展公共交通,更多地体现交通公平性,费用收支情况应定期向社会公布。
收费的具体数额,市交委表示:将统筹考虑路内和路外停车收费标准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调价机制,届时,收费的标准是高了还是低了,将受联动的调价机制调配,这些工作都在今年下半年会完成。
白天对工作地路外停车场
收取交通调节费
今年2月份,市交委出台了停车收费新政,路内停车收费有两种,A方案(交通方式转移方案)只要开车就收费,即维持住宅类停车收费标准不变,提高住宅类临时停车收费标准,最高收费为190元/天。B
方案(鼓励错峰出行方案)则维持路外停车收费现行标准不变(一类区域全天最高60元),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针对出停车场的小汽车按次加收路外停车场调节费,早晚高峰时段定为7:15~9:15和17:15~19:15。以一类区域为例,在交通最拥堵的早上7:45~8:45和晚上17:45~18:45每次收费20元;其余高峰征收时段每次收费10元。
昨日市交委透露,目前仍在对年初发布的停车收费政策进行优化,不考虑价格上限,而是加收由政府主导的调节费,即:在白天时间段,对工作地路外停车场收取交通调节费,此举旨在减少路边停车,鼓励市民尽量搭乘公交。
据悉,最终方案力争在下半年推出,年底前形成试点。届时,试点的片区可能会从最拥堵的南山、福田南和竹子林片区开始。
添“堵”两因素
1 路网结构等硬件方面原因。
如高峰时段原二线关口、主要道路通道上供需矛盾造成的拥堵,需采取长效改善措施,持续加大交通供应和优化交通组织布局进行缓解。
2 交通秩序和管理等软件方面原因。
如随意变道、违法停车、违规占道施工等,严重影响正常的行车效率。
□数据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41万辆,预计今年底将突破250万辆,全市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车速为28-30公里/小时,处于基本畅通和缓行状态,拥堵加剧的趋势十分明显。
□热点
拥堵费呼之欲出,明后年试征
《2014-2015年交通拥堵治理20条措施》中提出,研究明后年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试行征收“拥堵费”。
拥堵费曾因
各方争议声大未成行
深圳是否征收“交通拥堵费”?市民和舆论一直都很关心。昨日深圳市交委发言人徐忠平在会上表示:“与国内几大城市不同,深圳没有提出限购小汽车的思路。因此,这次提出了‘研究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对进入特定区域(如中心城区)、路段(如二线关)车辆征收‘拥堵费’或限行的可行性’,征收交通拥堵费也是治堵的一种方式?!?/p>
其实,深圳相关部门,近年一直对此有研究和意向。例如,去年3月4日,深圳市交警局曾明确表示,在公共交通网络完善后,深圳中心区拟收取拥堵费。市交警局发言人当时说,地铁三期完工后,深圳公交网络完善后,打算在中心区收取拥堵费,增加汽车使用费用,从而减少市民开车的次数。
然而,因为各方争议声音太大,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所以一直未能进行试点。
正组织开展特定区域
特定时间征收“拥堵费”
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41万辆,预计今年底将突破250万辆大关,城市车辆密度远远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车辆密度??梢运?,深圳交通问题已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深圳市交委昨日也表示:深圳交通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征收交通拥堵费也是治堵的一个选项。
该委明确表示,目前正组织开展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征收“拥堵费”方面的研究工作,该项研究工作将为下阶段开展征收市区拥堵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拟推动车位产权化管理
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推出的《2014-2015年交通拥堵治理20条措施》中,还提出:开展《深圳市区分所有建筑物停车位出让转让办法》研究,推动停车位产权化管理。
对此,深圳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对停车资源进行管理,需要产权化,这是一个基础性工作。市规划国土委也在启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停车位的产权问题比较复杂。停车位确权之后,我们或许可以借鉴日本东京的做法,在人们购买私家车的时候,先看其是否有自备的停车位,从而制定一些购车的门槛。当然,目前还只是处于研究阶段?!?/p>
如果要收取交通拥堵费,首先要给市民提供一个人们愿意选择、能够替代开车进城的高效率的公共交通。因为,收取交通拥堵费要建立在拥有高度便捷的城市公交系统的基础之上?!?/p>
——知名网友谌毅兵
“征收拥堵费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撑,例如新加坡就是采用电子收费的方式,如果车辆特定时间驶进特定区域,电子眼扫到之后,就自动扣款。这样一来,又涉及到成本问题,给每辆机动车加装自动扣款系统,相关费用由谁来承担?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征收‘拥堵费’,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尝试。不过,事先一定要广泛征集民意,不能盲目出台政策。治堵也不是只有征收‘拥堵费’一种办法,还有其他的方式,例如现行的提高停车费、单双号限行等,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而且堵车本身也会抑制车辆的过快增长。”
——市人大代表张学虎
“公交和地铁都挤不上去,我只能选择开车上班。不然怎么办?我要上班啊。公共交通挤不上去啊。只有综合治理才能解决问题,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及合理调节城市工作区域,才能真正缓解拥堵?!?/p>
——网友“were”
□关注
大鹏限行不会推广到全市
问:大鹏限行政策会继续实施吗?
答:大鹏单双号限行是为了减少该片区暑期期间的拥堵,目前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时间截止。13和14日的测试也是征求意见的具体措施,达到预期目的。
但是当地居民意见比较大,尤其是经商的个体户,认为影响了他们的经营。我们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且尊重他们的意见,考虑什么时候可以实施。此举不会推广到全市。
问:深圳市交委的智能数据库与深圳市交警的数据系统有什么区别?
答:市交委和市交警是根据不同需要对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应用,两个智能数据系统既有分工又有重合,目前正在拓展使用功能,最后希望达到数据共享。市交警的数据系统相对微观,侧重监测交通秩序、路面交通监测、实时跟踪和调试;市交委的是包括海陆空高速公路的综合交通设施的使用,24小时车辆监控,应急状态的处理。
问:交委此前出台的治堵“24策”中提出要加大停车场供应,现在又要研究控制交通停车位,两者是否矛盾?
答:两者并不矛盾。现在的汽车拥有量在增加,按照原来机动车的停车需求来说,规范的停车位肯定是不够的,尤其是一些老的住宅小区。深圳不计划限购,使用汽车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我们要提升的是住宅区目前紧张的停车位,所以这个收费不会提升。
现在所说的限制停车位,是针对城市就业集中地区,我们希望保持适度的停车位,甚至减少,鼓励大家少开车上下班。对于一些老住宅区要建停车位的难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
编辑:梁硕芳
相关新闻
- 《爱的讯号》七夕全国首发 万里赵奕欢分享爱情正能量(19 11:29:23)
- 少年科普行暑假首站出发 走进万科中心和明思克航母世界(27 10:21:39)
- 真心无悔援疆路,实干援疆他最美(23 18:17:30)
- 济世无遐迩 德高有远亲(20 10:53:33)
- 暑假去河源看“羊咩咩”其乐无穷(16 1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