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品牌活动
- · 深圳市学生爱心捐助活动
- · 青年公益实习实践计划
- · 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计划
- · “寻找爱的足迹,讲述爱的故事”—大型征文.绘画及诗文朗诵.演讲大赛
- · 环卫工人关爱工程
- · 深圳“社区邻里节”
- · 园丁关爱工程
- · 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工程
- · 交警关爱工程
- · 咱爸咱妈逛深圳
- · “共享阳光.爱心大穿越”
- · “为特困家庭送年夜饭”活动
- · “爱心无限,电波传递”—明星物品慈善拍卖救助活动
- · 关爱大篷车
- · 深圳关爱热线
- · 幸福人生大讲堂
- · 关爱地贫儿童“燃料行动”
- · 深圳“募师支教”行动
- · 深圳市创意公益文化发展中心
- ·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 · 深圳关爱俱乐部
- · 深圳关爱指数
- · 明善公益网
- · “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推选表彰晚会
- · 爱心小书桌
- · “妈妈食堂”爱心助学活动
晚报总编推荐:感谢八辈祖宗留下这口甜水井
深圳晚报讯(记者 陆颖 通讯员 阮阿萍)在坪山新区坑梓办事处龙兴南路与龙湾路交汇处,有一口龙田大水湾古井,已有232年历史,从清代客家人迁来龙田世居至今,养育了五代大水湾村居民,见证了坑梓黄氏家族的迁徙和奋斗史,也见证了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历程。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口颇有传奇色彩的古井至今仍焕发着生机。日前,记者在坑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寻访了这口百年古井。
古井边洗衣洗菜忙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了龙湾路北侧,隔着数十米,还没看到水井就已听到打水的声音。大水湾古井的井口呈半圆半方形,用麻石筑成,直径近2米。水面紧挨着井口,水体呈碧绿色,深近2米。
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井水中,井壁上长满厚厚的翠绿苔藓,苔藓上满是亮晶晶的水珠。古井边,七八名妇女正在打水洗衣。
“到这儿来打井水洗东西,省钱又方便?!奔该心旮九判『⒃诰呦匆路渲幸晃桓九嫠呒钦?,来这里打井水的大多是住在附近的居民。除了能省水费,用井水洗衣已经成了大家的生活习惯,“每天一大早就有人过来洗衣服?!?/p>
“现在水很冰凉,到了冬天水就热乎乎的,还冒热气。”一名六十多岁的妇女一边在井边条石上搓洗衣服,一边告诉记者,她在大水湾村生活了30多年,一年到头,几乎每天都在这里洗衣洗菜。夏天刚提上来的井水很凉,不少人家提水回去泡饮料和西瓜。大家聚在井边一边洗衣服一边聊天,很热闹。
记者留意到,井口旁有一片条石铺的地面,大家都在此处洗东西,此处低于井口,还有一股源源不断流出的井水冲刷着地面,脏水沿着地势流淌到更低洼处,避免污染了井水,设计特别科学?!拔颐瞧绞倍蓟岷煤玫匚に蝗迷嗨鹘?。”老年妇女说,居民都很自觉,每个人用桶取完水后,都会离井口远远地清洗,以免脏了井水。
古井见证黄氏客家人迁徙史
在坪山新区,龙田大水湾古井虽然没有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在大水湾村随便一问,没有一个居民不知道这口古井的来历。
相关资料显示,乾隆初年,客家人迁徙至坪山,大力开垦贫瘠山区后,很快实现了水稻、花生等粮油作物自给自足,经济基础愈益雄厚。昂燕公带领族人主持修建坑梓第一座大型客家围堡“新乔世居”,临近竣工时发现所备物料经费都大有富余,便让儿子黄瑞英到大水湾另寻吉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建起了龙湾世居。大水湾古井是黄瑞英所凿,距离龙湾世居约300米,是龙湾世居的主要饮用水源。至今,这口古井已有232年历史。
80岁高龄的黄伯从小在大水湾村长大,他曾听长辈说过,当初凿井时,黄瑞英专门请了一名风水大师勘察。风水大师在古井位置画了一个圈,告之此处是风水宝地,地下藏着泉眼。果然,凿井不到1米处,一股清泉从地缝里喷出,喝上一口,井水特别甘甜。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几百年来,龙田大水湾古井从未干涸过,即便将井里的水全部舀完,不到半个小时井中又装满了水,并且从来不会溢出来。
像守护老朋友一样守护古井
“我们黄氏家族的五代人都是喝这古井水长大的,先后养活了黄氏家族的六七百人!”龙田大水湾居民小组组长黄泳光是土生土长的大水湾人,据他介绍,改革开放前,大水湾村下有一个龙湾生产队,生产队有3口水井,其中大水湾水井是生产队村民的主要水源,排队打水的人络绎不绝。
一提起自己小时候,黄泳光就有很多说不完的水井趣事:上世纪70年代初,黄泳光刚满10岁,和村里的男孩们一起提着小吊桶,结伴去井台上,吊起水来一桶桶往头脸上冲。井水一浇,暑气全消。不过他们常常会因此被长辈们念叨,“长辈们十分爱护这口井,怕我们弄脏井水?!?/p>
“小时候,我们这里还没有自来水,一直是打井水喝。以前的井水是不用烧的,就这样喝下去,相当清爽甘甜,一点也不会闹肚子,烧开后反而没有了甘醇的味道?!敝钡较衷?,黄泳光还记得当时井水的味道。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城市化后,原来的龙湾村蝶变成大水湾居民小组,大水湾村民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了,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曾经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水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原来大水湾村的3口水井,唯有大水湾古井还在使用。
如今,古井周围的客家人像守护老朋友一样守护着这口古井,它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客家人在深圳的历史变迁与沧桑。
编辑:梁硕芳
相关新闻
- 《爱的讯号》七夕全国首发 万里赵奕欢分享爱情正能量(19 11:29:23)
- 少年科普行暑假首站出发 走进万科中心和明思克航母世界(27 10:21:39)
- 真心无悔援疆路,实干援疆他最美(23 18:17:30)
- 济世无遐迩 德高有远亲(20 10:53:33)
- 暑假去河源看“羊咩咩”其乐无穷(16 1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