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品牌活动
- · 深圳市学生爱心捐助活动
- · 青年公益实习实践计划
- · 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计划
- · “寻找爱的足迹,讲述爱的故事”—大型征文.绘画及诗文朗诵.演讲大赛
- · 环卫工人关爱工程
- · 深圳“社区邻里节”
- · 园丁关爱工程
- · 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工程
- · 交警关爱工程
- · 咱爸咱妈逛深圳
- · “共享阳光.爱心大穿越”
- · “为特困家庭送年夜饭”活动
- · “爱心无限,电波传递”—明星物品慈善拍卖救助活动
- · 关爱大篷车
- · 深圳关爱热线
- · 幸福人生大讲堂
- · 关爱地贫儿童“燃料行动”
- · 深圳“募师支教”行动
- · 深圳市创意公益文化发展中心
- ·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 · 深圳关爱俱乐部
- · 深圳关爱指数
- · 明善公益网
- · “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推选表彰晚会
- · 爱心小书桌
- · “妈妈食堂”爱心助学活动
16年的“守旧”与创新,“新概念作文大赛”前路几何?
2004年,张悦然、程婕、麻宁等历届新概念作文大奖赛获奖作者一起出版了《那年春天我要离开》。
韩寒
麻宁
郭敬明
张悦然
新华社杭州7月16日专电 (记者段菁菁曹典)当郭敬明的《小时代》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当韩寒监制的APP《ONE·一个》登上移动用户的桌面,人们必须重提一个熟悉又有些遥远的名词——“新概念作文大赛”。从这里踏上职业文学创作之路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青年作家,不仅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甚至更新了中国文学的话语体系。
近两年,新概念之“新”已不再凸显。走过了16个年头的新概念作文,如何面对“守旧”与创新之间的矛盾?
A
曾颠覆应试作文理念
“新概念作文大赛影响的绝对不只是韩寒、郭敬明几个一等奖得主,其释放了一代小青年的才情和想象力?!薄缎戮┍ā菲缆鄹敝鞅嘤诘虑逅?。
2004年,张悦然、程婕、麻宁等历届新概念作文大奖赛获奖作者一起出版了《那年春天我要离开》。在书的内页,作家周国平写道:“今日的批评家制造出了青春文学,而我相信,真正能够成大器的必是那些跳出了这个范畴的人,他们不以别的青春写手为对手,而以心目中的大师为对手,不计成败地走在自己的写作之路上”。
同时出现在这本书上的作者程婕,是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她坦承,当年以一个高三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参加新概念,百分之五十是想证明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另外百分之五十是为了冲着高考加分而去。
“在当时,新概念作文确实颠覆了应试教育的作文理念,给语文教育带来了强烈的观念冲击?!背替妓担谝淮慰吹叫赂拍畹媒弊魑?,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强烈,以至于很多文章能够反复看很多遍?!拔揖醯米约阂灿姓庋擞梦淖值哪芰Γ幢泶锒运鄄斓降亩允澜绲娜现?、看法,而这种表达是无法通过800字的作文实现的?!本」芏冉钡某杉ú⒚挥腥盟竦酶呖技臃值挠呕?,但却在当时为她提供了强大的自信支撑,让她获得了应试教育体系之外的价值认同。
“新概念作文用自由表达和真实表达的理念,重申了写作本意,也参与了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庇诘虑逅?,新概念更重要的影响,是在一代人的青春期和人格养成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写作的坐标与价值肯定体系。
B
“造星”能力大不如前
今年3月,被称为“新概念之父”的《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去世。从1998年创办至今,新概念作文大赛已走过了16年。与参赛人数达到七八万的鼎盛时期相比,近几年的参赛人数回落至4万左右。
而曾经托举出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多位偶像作家的大赛,如今“造星”能力也大不如前。少有后几届的优胜者及其作品进入公众视野,获得广泛肯定甚或引起争议,更遑论从中走出新生代作者群。
以独辟蹊径、反叛应试作文起家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仿佛已由原先选拔人才的新机制、评价人才的新坐标,转而仅仅成为高考的一个“加分项”。
程婕认为,语文教育的改革和更宽容的表达环境,让新一代作者不再将新概念作文大赛视为突破桎梏、表达自我的唯一选择。对于新概念现在的参赛主体——90后作者,程婕认为,他们普遍热衷网络,表达自我的方式和途径比十年前要多得多?!吧缁岫院⒆拥陌菪栽嚼丛角浚赂拍钜膊辉偈悄昵嵝醋髡哐劾锾粽接κ越逃囊话牙:褪迪钟κ越逃庾晕胰贤奈ㄒ环绞?。”
言下之意,在已经发生变化的外部参照系中,新概念作文大赛之“新”,已不再凸显。
曾任新概念作文评委的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则认为,不“新”是因为模仿新概念的比赛太多,极大分流了新概念的参赛者。“原来全国独此一家,现在有很多类似的创新性作文比赛。所以并不是说90后就不关注写作了,可能关注的还更多,只是他们分流了。”
C
“守旧”与“创新”中前路几何?
在如此发达的网络和通讯环境中,新概念作文大赛仍旧采用寄信的方式接受投稿、通知复赛资格、甚至邀约媒体与嘉宾,这种看似“效率低下”的“守旧”联络方式令业界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对此,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办方表示,对待文学需要一定的程式与虔诚,寄信相比于短信、电话所独有的那份郑重,正是对选手、对嘉宾、以致对文学本身的尊重。不少选手都曾表示,那封“白色的挂号信”与随之而来的狂喜之情,他们将终生珍藏。
正是这份对文学的珍重与敬意,让组织者与评委们在“新概念已成旧八股”的质疑中继续坚守。曾任评委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指出:“新概念确实遇到了瓶颈,新概念本身没有八股,是作者自己形成了八股。没有生活素材,大多是取自网络上的东西。社会流行什么,他们就写什么?!?/p>
然而90后作者却将矛头掉转。曾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并获奖的90后作家陈少侠指出,如今多了商业、发行上的考虑,大赛变得越来越保守,缺少创新精神。
一直担任大赛评委的作家方方坦言:“一个大赛搞了十几年,确实有些疲劳。”她曾在微博上感叹:“新概念大赛又开始了。何时能再出一个韩寒?”
“任何事物都有由盛而衰的过程。”曹文轩说。他认为,不论新概念前路上是继续“守旧”还是探寻“创新”,让这么多年轻人关心写作,“新概念”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已获肯定。
编辑:梁硕芳
相关新闻
- 《爱的讯号》七夕全国首发 万里赵奕欢分享爱情正能量(19 11:29:23)
- 少年科普行暑假首站出发 走进万科中心和明思克航母世界(27 10:21:39)
- 真心无悔援疆路,实干援疆他最美(23 18:17:30)
- 济世无遐迩 德高有远亲(20 10:53:33)
- 暑假去河源看“羊咩咩”其乐无穷(16 1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