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品牌活动
- · 深圳市学生爱心捐助活动
- · 青年公益实习实践计划
- · 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计划
- · “寻找爱的足迹,讲述爱的故事”—大型征文.绘画及诗文朗诵.演讲大赛
- · 环卫工人关爱工程
- · 深圳“社区邻里节”
- · 园丁关爱工程
- · 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工程
- · 交警关爱工程
- · 咱爸咱妈逛深圳
- · “共享阳光.爱心大穿越”
- · “为特困家庭送年夜饭”活动
- · “爱心无限,电波传递”—明星物品慈善拍卖救助活动
- · 关爱大篷车
- · 深圳关爱热线
- · 幸福人生大讲堂
- · 关爱地贫儿童“燃料行动”
- · 深圳“募师支教”行动
- · 深圳市创意公益文化发展中心
- ·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 · 深圳关爱俱乐部
- · 深圳关爱指数
- · 明善公益网
- · “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推选表彰晚会
- · 爱心小书桌
- · “妈妈食堂”爱心助学活动
Beyond引发南北乐评大佬激辩 王小峰张晓舟针锋相对
在6月24日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中,王小峰发表的《Beyond:撒了一点人文作料的心灵鸡汤》一石激起千层浪,文中指出“把Beyond放在整个华语音乐范畴内,他们毫无优势可言?!倍訠eyond乐队时下享有的地位和神化色彩提出质疑,亦提出香港这座主打市井文化的城市之所以能够提供给Beyond成长空间,是因为“整个香港流行文化(影视,音乐)在80年代达到商业繁荣的高峰,某种程度上,这是受惠于内地的改革开放”。专栏作家张晓舟4天后在腾讯“大家”中发表与王小峰观点针锋相对的文章《香港作为一个文化杂种的情怀》,对王小峰的种种观点予以反驳。两位在乐评界同样地位高企的作者缘何意见大相径庭,在这两篇文章中争论的焦点又是什么?
王小峰 张晓舟
对于Beyond音乐的评价
从Beyond音乐和思想入手,王小峰认为Beyond乐队在这两点都不足以撑起其现在拥有的地位,“客观地说,若论音乐性,Beyond的音乐谈不上有多出众,仅仅是比那些流行歌多一点音乐质感;论时髦,他们的音乐也不及达明一派或林强……他们恰如其分地取了一个流行音乐的平均值。”
王小峰:
“Beyond后来受欢迎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歌曲旋律朗朗上口,他们用口水歌的旋律来表达他们的一些想法,这其中包括了批判现实、人文关怀、励志人生、天地大爱等各类题材……一些悲天悯人、大而无当甚至有些空洞的歌词配上恶俗的旋律,不管在香港还是在内地,听起来立刻就变得有些超凡脱俗了。”
对于Beyond音乐的质素,张晓舟认同王小峰的判断“Beyond确实是一支无论是音乐还是思想都不能高估的乐队,尤其在黄家驹去世后更是渐渐沦为一支青春怀旧乐队?!钡畔廴衔?,完全否定Beyond音乐的思想性太过极端。
张晓舟:
“王小峰认为‘Beyond的音乐呈现恰恰是把人生而不是时代抓住了’,然而一支抓不住时代的乐队至今却已经流行了三十年,这似乎有点说不通,或许换一个词会好一点:‘时代精神’,也就是说Beyond缺乏像罗大佑和崔健那样能够见证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程的东西,或者说缺乏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含金量,这么说也说得过去,不过例外总是有的,比如献给曼德拉的《光辉岁月》正是典型的八九十年代人道主义时代曲;《长城》和《农民》则体现了中英谈判之后和回归之前,港人对于大中华的粗浅想象,这当然也颇具时代意义?!?/p>
对香港文化地位的争论
王小峰认为作为一个曾经的殖民地,从一个渔村演变成一座大都市,香港没有像上海那样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化氛围,它本质上仍无法摆脱其市井特色,那就是它只有通俗文化。
王小峰:
“如果说香港文化就是传统中国人生活中的市井文化,即使后来经济发展,商业发达后形成的各类商业文化现象变得精致时髦,它本质上只有通俗文化。而另一方面,香港作为殖民地,它始终生存在一个没有归属感的状态下,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一方面它可以不用选择去接受外来事物,在流行音乐方面,他们最初就是唱英文歌;另一方面,这种没有归属感带来的不安又让他们试图去寻找一种精神家园,所以香港的武侠文化为什么如此发达,实际上就是在殖民文化中寻找一种爱国自尊的心理平衡?!?/p>
张晓舟认为自己对香港文化的认同和王小峰对于香港的文化优越感不能简单归结于两人的一南一北的文化背景。在张晓舟看来,两人的争论焦点在于“‘大中华文化’对香港文化的一种源远流长的霸权意识。”
张晓舟:
“通俗文化是否就缺乏文化的资格?市井特色是否就不算特色?殖民地文化是否因为没有归属感就缺乏文化的独立身份?
香港文化的特色确实是通俗文化发达,但重要的是,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隔,在香港远远不像在大陆那么明显,想想从黄霑到金庸的例子就知道了。王小峰在不知不觉地用一种凌空蹈虚的大中华情怀去解读黄家驹情怀,从而充分暴露了大中华文化与香港文化之间的鸿沟和隔阂?!?/p>
网友的话
●就像我们的喜好很难被改变一样,也不要对他人的看法和行为做过多无谓的评论。
●虽然我非常喜欢Beyond,尽管当我翻开《三联》看到的第一篇文章是对Beyond的揶揄,虽然我边看边骂,但是……我认真去读了第二遍。所有人都哭的时候要允许有人笑。
●Beyond好听吗?个人认为不好听。即便音乐这种主观成分很重的东西,也有客观标准的,不能因为有个外国乐队演奏了他们的歌曲就表明他们好。王菲的东西也不怎么样,大家觉得他们好是因为参照物太差。当然大家听什么都行,自己乐意就行。王小峰就是这样,挺好的。
●这件事本身还是很有价值的,可以明白两件事——要尊重他人的快乐和信仰,同时也要容忍,甚至鼓励对偶像和权威的解构与嘲弄。
●不管外界怎样评述,Beyond曾经的影响都在那儿,而且影响的不止是一代人。这阻碍不了我们怀念家驹,怀念Beyond。
编辑:梁硕芳
相关新闻
- 《爱的讯号》七夕全国首发 万里赵奕欢分享爱情正能量(19 11:29:23)
- 少年科普行暑假首站出发 走进万科中心和明思克航母世界(27 10:21:39)
- 真心无悔援疆路,实干援疆他最美(23 18:17:30)
- 济世无遐迩 德高有远亲(20 10:53:33)
- 暑假去河源看“羊咩咩”其乐无穷(16 1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