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导航列表

营养厨房把3元钱补助变成 热腾腾的春苗午餐

2013-06-1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第一次吃到新厨房的饭菜时,好香,还有肉,我吃了一份还想吃!”13岁的五年级学生班明朝告诉记者,“我爸妈都在广东打工。以前我要从家里背米来,还有柴”,老师帮他蒸饭,再浇上一点白菜或豆腐汤,就算一顿午饭。家里贫困的同学午餐有的吃玉米粥,还有的天天吃黄豆蒸饭。

这些孩子,是广西山区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新安小学的学生。他们是“春苗营养厨房”的第一批受益者。春苗营养计划是2011年5月起,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安利公益基金为改善中西部贫困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问题而联合发起的。

在营养计划推进过程中,从2012年底至2013年4月,深圳“春苗100”爱心月捐活动共募集到善款197700元……

两年过去了,这只“春苗”的成长情况如何?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家媒体记者受邀与督导志愿者一同到示范地深入探访。

中午铃一响,孩子们就飞跑来排长队打饭。

农村学生隐性饥饿普遍

今年5月20日是第24个中国学生营养日,而目前调查显示,农村学生隐性饥饿普遍,“吃不饱吃不好”,1/10的中西部农村学生每天仅吃一两顿饭……在新安小学采访时,有个小男生也悄悄地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家里不吃早饭,他到学校早上能吃到一个鸡蛋,然后就是等着这顿免费而好吃的午餐。

新安小学的黄宪昌校长说,这所学校据说是1880年建的,旁边的山叫摩天岭。山有多高?他也不知道。有的学生从家要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校。这里1/3孩子的父母在广东、福建打工。作为留守儿童,他们只能靠家中老人照顾,三餐有时是勉强糊口。记者路遇的陆金秀、陈娥森两个二年级的女孩子也小声说,原来中午在家吃的常常是白菜或者水煮面条。

近几年,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拨专款,为西部农村寄宿生每学年发放750元——平均每人每天约3元的伙食补助金。但许多乡村学校严重缺乏厨房设备,补贴无论是发到学校还是家庭,都很难变成营养吃到孩子们的口中。而近一个月来,贵州、青海等多地也相继曝出这3元钱被挤占挪用、免费午餐变质引发学生食物中毒的新闻。

志愿者督导“春苗”成熟

在中国关工委和安利公益基金的春苗营养计划中,截至2012年底,安利公益基金会投入3600万元,在广西、陕西、重庆、河南、湖北、宁夏、河北、安徽等8个省区建成春苗厨房754个,培训厨房管理员1000余名,受益孩子已超过45万。今年,这样的营养厨房还要增1000个!

为了“春苗”的成熟,每年5月,公益金志愿者们会定时来到定点的厨房督导,每两个人负责4所小学。他们要检查厨房使用情况、饭菜质量,要与校长、厨房管理人员、学生进行单独访谈调查,还要进行家访……最终完成一份客观反映营养厨房运营情况的《督导报告》。

李桂江是新安小学的督导志愿者之一,她说她们负责的另外三所小学更远,那边都是山地,只能种些玉米。她很开心地告诉本报记者,这里的厨房比她去年来时又进步了好多,以前校工还不太会使用这些崭新的电动厨卫设备……以前有的学校里,设备过了一年还很新,校工说机器太好了舍不得用。

另一名志愿者也告诉记者,现在的小朋友对营养也有了认识,比如问他们“白开水和小店里的汽水哪种更健康?”他们会回答“是白开水”!

在外打工的爸妈,你们放心吧

“3元钱等于1.1元的肉、7毛钱的米饭、9毛钱的豆腐青菜,再加配料……” 黄宪昌校长掰着指头给记者计算国家给每个孩子3元钱午餐补贴的使用情况。

他说,另外每天早上县里还给每个孩子补助一个鸡蛋;这些食物原料都是招标的本地供货商;全校448名孩子(包括两个学前班81人),每天吃饭情况都有记录;新安村的村委会与学生家长要对每一项花销进行监督。

煮饭的校工黄连顺以前就在广东打工。她说,现在电箱蒸饭只要40分钟,以前烧柴要4个多小时,现在还有能加热的饭菜台、不锈钢厨台、消毒灯、冰柜什么的,“真不比大城市差”。中午铃一响,孩子们就飞跑来排长队打饭了。

记者看到,外墙上的营养午餐公示栏里,有各班级人数,有收支有节余账目,还详细地列出了一周的午餐食材表,今天有猪肉、冬瓜、豆腐、西红柿等和大米饭。

口里说着“好吃”的孩子们,笑嘻嘻地打开饭盒给记者看,里边是:煮肉丝、西红柿炒蛋、烧豆腐、冬瓜片和满满的米饭。据说,有的孩子吃不完还会带回到家里给老人和弟妹分一点儿。

记者、志愿者和孩子们一同分享了这顿春苗午餐,别说,味道还真的不错。当然,校长也认真地点收了我们的饭款。

编辑:肖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