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品牌活动
- · 深圳市学生爱心捐助活动
- · 青年公益实习实践计划
- · 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计划
- · “寻找爱的足迹,讲述爱的故事”—大型征文.绘画及诗文朗诵.演讲大赛
- · 环卫工人关爱工程
- · 深圳“社区邻里节”
- · 园丁关爱工程
- · 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工程
- · 交警关爱工程
- · 咱爸咱妈逛深圳
- · “共享阳光.爱心大穿越”
- · “为特困家庭送年夜饭”活动
- · “爱心无限,电波传递”—明星物品慈善拍卖救助活动
- · 关爱大篷车
- · 深圳关爱热线
- · 幸福人生大讲堂
- · 关爱地贫儿童“燃料行动”
- · 深圳“募师支教”行动
- · 深圳市创意公益文化发展中心
- ·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 · 深圳关爱俱乐部
- · 深圳关爱指数
- · 明善公益网
- · “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推选表彰晚会
- · 爱心小书桌
- · “妈妈食堂”爱心助学活动
反复接受社会救助者八成年富力强成救助工作难点
数量最多者入站达400次
晶报讯(记者王文宇)从2009年至2012年,我市救助管理站年均接收2.2万人次入站。市救助管理站昨天向公众开放时透露,有人反复接受社会救助,数量最多者入站达400次,这是救助工作的难点之一。
多次求助者八成年富力强
昨天,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共百余人到市救助管理站各工作部门参观,近距离了解救助管理工作。
据统计,市救助管理站2009-2012年年均接收2.2万人次入站。通过全天候接收、上街寻找困难人员和接受市民微博“报料”等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据市救助站负责人介绍,他们面临的最大工作难点是,以我国现行的救助管理有关条例,对受助者的入站次数和救助期限没有明确规定。
据统计分析,反复接受救助者呈现年轻化状态。18-45岁人员占到了80%以上,还有多位90后反复要求救助,其中入站最多者达到400次,还有十几人入站超百次;另一个“纪录”是一名30多岁的男子前后在救助站生活了5年。这些人大都身体健康、年富力强。对于这些反复入站者,工作人员表示可帮助他们联系工作单位。但多数人表示工作太辛苦,宁可免费吃住在救助站里也不愿去工作。
农闲时职业乞讨者增多
救助管理站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对职业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可在实际工作中,多名职业乞讨者回避救助、不愿救助、抗拒救助。据统计,深圳80%的流浪乞讨人员来自5个中部欠发达省份。
工作人员发现,根据农耕时节的变化,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数量也随之增减。在农闲时期,贫困地区的劳动力闲赋在家,便成群结队前往深圳等发达城市乞讨;农忙时期,一些有劳动能力的乞讨人员回老家耕种田地。救助站曾多次与乞讨人员流出地的乡、村干部联系沟通,但他们中多数人支持村民外出乞讨。
明知有人“蹭站”也要收
因为没有更为详细的规定,对于包括职业乞讨者在内的“长住人员”,救助管理站只能按“自愿救助、无偿救助、公开救助”的大原则,凡是符合救助政策的100%接收,对不符合救助的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即使明知有人长期“蹭站”,也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
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期待深圳出台救助管理细则时,对救助对象的甄别、救助次数和期限的设定等方面进行明确。
相关链接:救助管理站主要职责
1 对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实施救助;
2 对因寒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导致无家可归的人员提供临时性庇护救助;
3 对遭受家庭暴力导致无家可归的人员提供临时性庇护救助;
4 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救助?;ぁ⒈U鲜苤闯赡耆说纳?、教育、管理、返乡和安置;
5 对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的服刑人员子女提供生活照料。
编辑:梁硕芳
相关新闻
- 面对数十万元化疗费用缺口家人一筹莫展,同事及陌生人捐款5万多元(13 15:59:07)
- 他献血上百次救人 人们关爱患病的他(02 10:57:38)
- 用拓荒牛精神 开展青工公益(17 15:30:34)
- 记龙华新区公共文明促进会观澜分会会长李晓宝(10 15:22:18)
- 他为贫困地区捐建6所小学(09 14: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