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 为公益捐赠提供更多可能
“想捐赠器官?上Facebook!”今年5月初,全球瞩目的社交网站Facebook发布了新的功能选项,使得数以千计的用户在短短一周内通过该功能登记成为了器官捐献者,上Facebook捐赠器官瞬间成为网民的流行语。其实,早在2007年,一份名为《中国公民捐赠行为及公益意识调查报告》中曾有数据显示:62.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公益群体”,82.9%表达了在“公益群体”间沟通的意愿。随着社交平台的日渐成熟与丰满,公益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也成为其要务之一。
记者观察
多方推动下
社交平台与公益事业“联姻”
公益机构:
扎根社交平台
关注传播和筹款功能
据记者了解,随着网民的日益增多,利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进行公益传播和筹款越来越受到公益机构、人群的关注与追捧。随着社交化媒体的兴起,QQ群、人人网、豆瓣小组、天涯社区等社交网络平台也逐渐成为公益组织网络传播、组织线上线下公益活动,进行志愿者招募和筹款的重要阵地。
早在2006年就已有用户在豆瓣社区上建立公益小组,介绍和宣传一些公益组织。后来,随着豆瓣线上活动的开发应用,线上活动也成为一些公益组织的推助开展线下活动的方式之一。不少公益组织纷纷申请线上活动招募志愿者或进行宣传。
而伴随微博的出现,则进一步降低了普通群众参与公益活动的成本,网友通过关注、转发都能帮到其他人,真正实现了人人参与公益的效果。从微博打拐到免费午餐,一系列的公益事件已经让数亿网友感受到微博在公益方面的强大力量,因此大量的公益组织开始以新浪、腾讯微博为主要阵地进行传播和筹款活动,并在很短时间内吸引了近20万粉丝,而且粉丝数量每天都在持续增长。
腾讯2010年为公益组织量身打造的“筑力社区”,整合了腾讯丰富的社交产品,为公益组织、爱心网友提供了一个记录、展示和交流的一体化公益互动平台,更得到了公益组织的追捧,目前已经有近千家公益组织入驻该社区,与腾讯数亿网友进行互动。
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QQ之父”马化腾先生早在2007年就提出公益2.0的概念,并推动腾讯搭建了国内首个网络公益平台——腾讯公益网,利用互联网等社会化媒体的互动、透明、便于参与的特点,激发以网友为核心的普通民众参与公益,以实现全民公益和人人公益的公益2.0模式。
他还亲自推动QQ开发了爱心公益图标,利用以QQ为核心的社交网络,让爱心在网友关系链中传递。网友通过网络捐款后,爱心等级会不断成长,这也是国内最早的网络公益产品,他希望“未来有一天,参与公益活动,挣爱心积分、挂公益图标和公益徽章成为青少年新的流行时尚”。
近日,新浪也推出了基于微博平台的“微公益”产品,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为此指出,“要建立起一个全民参与的、特别是有很多精英人士参与的微公益平台,让更多的网民、更多的人士参与到慈善、公益当中来?!?/p>
5年前腾讯率先提出公益2.0时还应者寥寥,而随着新浪等网络媒体企业的跟进,及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快速普及,公益2.0代表的随手公益、微公益,已经深入人心,公益2.0提倡的“互动、时尚、透明”的公益愿景,正被一步步实现。
社交网络平台:
企业纷纷推出
公益产品助力公益
据悉,2007年一份名为《中国公民捐赠行为及公益意识调查报告》曾指出,62.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公益群体”,82.9%的受访者表达了在“公益群体”间沟通的意愿。
2008年的多次天灾让志愿服务和公益精神深入人心,做公益、帮助他人的意愿得到全民性的激发。但民众了解公益和参与公益的突进有限,熟人介绍、小范围团体、地方性论坛等成为参与公益的主要途径。速度较慢、影响力低,成为制约中小型公益机构发展的重要障碍。但国内以腾讯、新浪为核心的社交网络企业,纷纷推出基于网络的公益产品应用,为大众参与公益,提供了一个低门槛,透明化、方便快捷的平台。
样本1
腾讯依托最全民的社交平台产品线,
推出系统化网络公益产品
作为国内第一个成立基金会的互联网企业,腾讯5年前就开创性地提出了公益2.0模式,率先致力于公益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腾讯基金会一成立,就提出公益2.0的模式,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网友便捷、简单、透明的参与公益的体系,在广泛的人际关系里增加公益元素,影响数亿网民的公益习惯。我们申请了独立的公益域名www.gongyi.net搭建低门槛、透明化、方便快捷、高效互动的网络公益门户——腾讯公益网,开始了腾讯利用社会化媒体推进中国公益事业的探索”,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说,在腾讯提出的公益2.0模式开启了公益的社交媒体时代后,5年来,腾讯一直在利用以QQ为核心的网络社交产品,利用社交平台最核心的资源——网友关系链的威力,开发和推出了一系列的公益性的产品来向更多人推广和传递公益和爱心的理念。
据了解,腾讯先后开发了QQ公益图标、QQ爱心等级、月捐徽章、爱心果等公益产品,并和SOSO、邮箱、微博、游戏等产品结合,通过网络SNS技术、社区及网友喜欢的其他产品,吸引网友来关注公益、参与公益?!拔颐峭ǔ=驳耐缟缃黄教?,实际上是博客、微博、论坛、即时通讯等各式以人际关系链为基础的网络产品的统称,他们一般由不同的公司提供,而腾讯是国内唯一一个产品线涵盖内几乎所有的热门网络社交产品的企业。因此,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不同的是,腾讯一直致力于为公益组织打造一个整合性的、一站式网络公益产品,包括微博、博客、社区、论坛、QQ群、电子上网等所有应有,涵盖公益组织在网络上的所有应有需求。在腾讯公益网这个平台上,公益组织和网友、受助者和捐助者,高度互动,可满足网友公益精彩生活的所有需要?!瘪既鸶詹钩渌?。
据了解,腾讯公益网从2007年6月份上线以来,目前已经有超过272.5万网友,通过腾讯提供的网络公益平台,为合作的国内知名公募基金会捐赠善款超过8233万元。其中,“腾讯月捐计划”从2009年6月上线以来,已经有超过113万的网友选择加入。腾讯公益网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公益网络互动平台。
样本2
新浪“微公益”,利用其微博平台 启动其公益产品试水
据悉,新浪微博于2011年年底正式启动微公益平台项目,2012年2月正式上线公测(http://gongyi.weibo.com),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媒体机构、抑或名人明星均可在微公益平台找到自己的角色,通过简易而便捷的操作即可完成网络公益求助施助的各个环节。壹基金、免费午餐等都已在微公益平台上有相关项目并投入使用。
“微博是一个分享的平台、沟通的平台,也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公益平台。新浪希望能建立起一个全民参与的、特别是有很多精英人士参与的微公益平台,让更多的网民、更多的人士参与到慈善、公益当中来?!毙吕薈EO兼总裁曹国伟说,微博上的用户公益需求是微公益平台诞生的最大动力。
“微博的出现降低了普通群众参与公益活动的成本,网友每一次转发都能帮到其他人,真正实现了人人参与公益的效果?!毙吕宋⒉┥缁嵩鹑巫芗啾聪嫠呒钦?,2009年8月,新浪启动微博测试成为国内最早推出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截止2012年3月新浪微博已经拥有3亿用户,已经成为了最具社交影响力的网络平台,“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新浪微博之所以愿意投入人力物力甚至财力来开发微公益平台,也是新浪微博社会责任总的必然要求?!蔽⒐娑ㄎ晃没Р?,也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公益需求,我们在制定微公益的工作目标和产品规划时考虑最多的是微博用户的公益体验,尤其是公益组织能否通过微公益平台发起并实施更加透明、更加高效的公益项目,微博用户在微公益平台能看到中国公益的新局面,逐渐在微公益平台上养成人人公益、随时公益的好习惯。
通过对公益资源和微博互动优势的有机整合,新浪微公益平台提供“一站式”救助服务,大幅降低了普通老百姓的公益求助门槛,充分展现了微博对公益信息传播的实力,同时还可以协助提升公益组织的新媒体应用水平,特别之处在于通过产品流程来解决公益项目透明公开的大难题。
样本3
人人网公共主页,
为公益组织提供另一个选择
人人网公共主页,也为公益机构公益的传播带来便利。据悉,去年人人网开放公共主页后,包括心灵阳光工程、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绿色和平组织、气候组织TCG、1+1青少年灾后心理援助联合组织,以及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等多个公益组织都已纷纷落户人人网。
公益机构竞争更公平公开
“整体而言,现在公益组织最大的需求是传播需求,毕竟很多公益组织没有太多的市场费用来支撑公关传播需求?!北聪嫠呒钦?,微公益平台既能帮助公益组织提供传播至高品质用户群体的传播渠道,同时又能直接而便捷地与感兴趣的用户产生直接互动,通过一个又一个公益项目的参与沟通,公益组织可以逐步培养其忠实的粉丝用户。
“新浪微博公益平台是基于公益项目的传播和参与平台,项目之间的竞争力会更取决于人们对话题的敏感程度而不是对公益机构的敏感程度。”壹基金传播总监姚遥告诉记者。他认为在微公益平台上,大小机构没有很大区别,竞争力更多是来源于项目设计的专业性。
网络监督机制更完善健全
“目前微公益平台的开发计划仍然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鉴于目前平台的用户类型比较分散,各自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我们的产品开发也将围绕不同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贝晓超说,针对已参与捐款的用户对公益款项使用的透明需求,我们会单独开发款项使用透明组件;针对微博上求助信息的真实性判定,我们启动了“爱心团“机制,号召网友和媒体来核实信息并监督实施;对于爱心企业寻找公益项目难、寻找合作伙伴难的问题,微公益平台开发公益项目组件来推荐可依赖的公益组织。
公益机构能力更直观透明
香港理工大学市场营销科目KENWONG教授指出:“公益营销比商业机构的营销更加复杂和高难度。网民在分辨公益机构实力的时候,往往存在更大难度。一旦公益机构也参与了社交平台,他们的一举一动就会被网民所看到,这样有利于更直接了解他们。”对照Facebook,KEN还表示“内地的社交平台上,如新浪、腾讯微博上有较多的虚假信息和所谓‘不明真相’转发,公益产品的出现让公益机构有自主权,他们不会胡乱发一些不经核实的公益信息,机构能力也能在上面直接体现?!?/p>
相关链接
大学生推出更亲切的公益产品“公益巴士”
“公益巴士”是华东师范大学“益心益意”团队参加2012年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的作品,它是一个可以内置于各类 SNS网站的插件,借助 SNS 熟人网络的传播模式,迅速传播公益活动、宣传公益组织,让公益人群实现互动,让公益像游戏一样深入人心。
“益心益意”团队认为通过口口相传、转发等传统网络工具传播方式效率不高,渠道也比较脆弱并常常引发信任问题,无法保证用户身份真实性。于是他们开始思考一种利用人人网等熟人网络的传播模式。他们提出利用人人网已有新鲜事、通知、应用邀请、个人信息等工具,在熟人网络中进行自动的公益传播、宣传和互动?!靶孪适戮哂泻训墓δ埽拖笤缟细盏桨旃业南辛囊谎?,它是一个亲切的播音员。而能让公益变得更加亲切,正是公益巴士期望达到的目标?!蓖哦映稍苯樯艿?。
记者了解到,“益心益意”团队希望公益巴士能形成拥有几百万人的公益社区,连接着全国的爱心人群。借助最快的公益信息传播速度,最低的组织成本,和最佳的交友方式,公益巴士将社交和公益结合,让快乐和助人融为一体。
编辑:韩鲁东
相关新闻
- 30位获奖者事迹简介(19 11:39:47)
- “感动你的白衣天使”名单出炉(19 11:35:00)
- 2012“职场超越” 高峰论坛(11 13:39:25)
- 有幸福感的员工更富创造力(11 10:59:44)
- 园丁工作坊带来“心”关爱(11 10: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