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晃权:情系后代 甘为人梯
今年国庆节前,曾晃权再次向宝安区关工委递交了辞职信,希望能告老回家??墒?,上至关工委领导下至基层工作人员都极力挽留:“哪怕您坐下来出个点子,那经验也是我们搞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宝贵财富!”盛情难却,为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曾晃权继续奉献光和热。
干劲十足
曾晃权在宝安土生土长。2000年正式退休后,最早组织并参与了宝安区关心下一代协会(今宝安区关工委前身)的工作?;叵肫鸾保澳昀吹墓匦南乱淮ぷ鳎稳ǜ嫠呒钦撸骸昂苡幸庖?!”
?。玻埃埃澳辏Π睬匦南乱淮ぷ骰勾τ凇懊攀饭印钡慕锥?。尽管面临诸多困难,老同志们积极探索,大家怀着创业的激情,一步一步地前进。首先,是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理论上讲,大家都觉得关心下一代工作很重要。但实际上,这项工作在关工委成立之初没有专职人员,缺少经费,连工作用车都要靠见缝插针去借。老同志们一边坚持工作,一边奔走呼吁,得到了宝安区党委政府的回应,一件件予以解决?!痹匣毓怂?,“特别是100万元专项经费的到位,人员编制落实,给了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强有力的支持?!?/p>
最近两年,宝安区委组织部领导更是挂点区关工委,只要有时间就出席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会议和调研活动。这给了老同志们莫大的鼓励,工作更有劲了、底气更足了。
无私奉献
多年前因为突患脑梗塞,曾晃权的语言功能受到很大影响,一度无法说话。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对下一代成长的关心,以及对如何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思索。
曾晃权对人事组织工作经验丰富。他积极倡议,宝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应该有一个坚实的架子。在他的主要参与下,宝安区先后组建了从区到街道(镇)的关工委;安排一些做过街道领导的退休老同志,担任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领导职务,提高了执行力;在各居委会建立了“关工之家”,夯实了关心下一代的组织基??;此外,每个街道还设置了专职的关心下一代联络员,加强活动任务的上传下达和经验的总结交流。
与此同时,区关工委积极发挥辐射作用,发动学生会、少先队、义工联等共同参与,争取教育、共青团、妇联、司法等系统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参与,人人关心下一代,人人动手献关爱的良好氛围。
宝安区关工委成立以来,在曾晃权等老同志的积极参与下,全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打造了特色品牌,受到社会各界、家长和儿童、青少年的热情欢迎,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比如,在学生假期的160天里开展各项爱国主义和传统精神教育活动的“160工程”;一年一个教育主题的“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到社区和戒毒所为失足青年上课,挽救他们的灵魂等等。曾晃权说:“老同志们情系后代,甘为人梯,面向未来,无私奉献。这既是关工精神,也是我们所有老同志的心愿?!?/p>
更多期待
在宝安区关工委,还有不少老同志,像曾晃权这样,从最初的“关心下一代协会”一直坚持工作到如今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毓斯ィ稳ㄋ担骸岸嗄昀?,区关工委多次受到全国关工委的赞誉和市、区表彰,老同志们没有愧对党和人民的托付?!?/p>
展望未来,曾晃权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多的期待。他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注入了活力。通过调查研究,科学规划,宝安区关工委建立了领导班子定期调研、学习的主委制度;抓好联络基层组织的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基层动态,积极创新,树立品牌。比如正在全区推广的“160工程”、“关工之家”就是从新安街道、石岩街道塘头社区的经验基础上起步的。不过,关心下一代工作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完善。比如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发动老同志。宝安区现有3000人左右的“五老”队伍,这个队伍还可以进一步壮大。
编辑:王丹丹
相关新闻
- 茫茫人海中寻找生命的火种(11 14:39:09)
- 丈夫瘫痪在床8年希望添一个4升电饭锅(11 14:38:19)
- 4岁女儿颅骨畸形想要台电视看天气预报(11 14:37:40)
- 小陈康囊肿切除想用童车载孩子出去玩(11 14:36:41)
- 覃柳菊身患白血病乐观求生(11 14: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