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内容管理|投诉         

[个案分析]爱的力量改变了孩子

2009-02-25 16:29  来源:心灵蓝天网  【字号: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刘盈江

  一、基本资料

  姓名:涛涛;性别:男;年龄:8岁;职业:一年级学生

  二、背景资料

  个人生活状况:现在某地一小学就读一年级。1岁半父母外出打工,从小在老家与姐姐和外公、外婆生活,不爱学习,贪玩、调皮,常与小伙伴打架。

  个人生活背景:家住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工,家庭经济条件差,从1岁半到7岁由姐姐看管。姐姐年长涛涛8岁,在老家的几年时间里未与父母见过面。

  三、个案缘起

  首次咨询时间:2008年4月27日下午3:00

  咨询原因:《深圳特区报》以《8岁男孩被父母用铁锁在厨房》为题,详细报道了涛涛被父母用一条2米长的铁链锁住双手和双脚,独自一人关在出租屋里,而且,涛涛旁边还放着一个煤气瓶。如果涛涛挣扎中撞翻煤气瓶,后果将不堪设想。幸好,听到哭声循声而来的出租屋管理员及时发现并将其解救,才避免了悲剧的继续。当出租屋管理员和民警冲进房间后,执法人员当即要求涛涛父母打开锁链,并对涛涛进行了初步的身体检查。

  出租屋管理员和民警看到,涛涛全身是伤,脚部浮肿并在流血,头部、胸部、手臂、背部、腿部均是伤痕累累,还有明显的旧伤,疑是烫伤和被硬物击打所致,手腕、脚上的伤应该是被锁时挣扎所致。在询问涛涛身上的伤是怎么来的时,涛涛望了望父母不敢出声,而他的父母表示是其自己弄的,将其锁住是因涛涛不听话,经常做错事,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

  这一事件报道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不管是站在孩子角度说父母虐待孩子,还是站在父母角度说8岁涛涛过分淘气、调皮等,总之,涛涛和其父母都承受着较大的舆论压力。这种情况下,深圳妇女儿童心理咨询中心的两位心理咨询师为母子分别提供了心理咨询。

  四、行为描述

  第一印象:涛涛神情有些紧张,缺乏儿童期孩子具有的好奇与快乐,说话有些胆怯,手腕处、腿上、背部多处有伤。咨询师以游戏的方式很快与涛涛建立了关系后,涛涛逐渐恢复了一个8岁孩子的天性,并主动与咨询师交谈和回答问题。他告诉咨询师身上的这些伤都是因为自己不听话,打架、说谎、偷钱等坏行为,被妈妈打得。

  通过一个半小时的交谈,咨询师了解到淘淘的一些不合常规的破坏性举动,大多是有其原因,如涛涛受同学欺负后,却没有人倾听他,老师知道了批评他,妈妈知道了就打他,于是,涛涛就用破坏性的行为如爬上楼顶、偷别人或毁坏同学的物品、偷家里的钱等方式,发泄自己被打或被惩罚后的愤怒和委屈,从而获得心理平衡。在咨询中淘淘对咨询师说:“很希望父母像你这样,跟我好好说?!?/p>

  涛涛的主要问题如下:

  1.因为家里穷,涛涛经常被同学欺负,气不过时就与同学打架。打架后被同学告状或找家长,因此受到父母的惩罚。

  2.涛涛除了喜欢学习数学外,其他课程的学习都不喜欢,上课经??〔罨虿话词蓖瓿勺饕当焕鲜ε馈@鲜σ慌?,同学就嘲笑,因此,下课涛涛就与嘲笑自己的同学打架,打架后又会被同学告状并受到老师更严厉的批评。有时甚至老师把妈妈找到学校告状,回家后就要遭到妈妈的打骂,自己觉得很委屈,于是,就想办法报复同学,如偷他们的东西或偷钱。

  3.不愿意守规矩,比如经常一边走路一边小便,有时在家里小便时也弄得马桶外到处是小便。不喜欢慢慢走路,喜欢跑,这些行为常遭到妈妈打骂。有时妈妈打得很重,就报复妈妈,比如偷家里的钱去买好吃的东西,还买玩具等。

  4.放学回家后,喜欢看动画片,不喜欢写作业。妈妈管时,就撒谎说作业写完了。当第二天因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并通告妈妈,放学回到家受到妈妈的棍棒惩罚后,涛涛就更加不喜欢学习。

  五、分析与诊断

  初步印象:淘淘有很多坏习惯,如偷东西、不愿意守规矩,撒谎骗人等等,但淘淘的诸多问题与父母有关。

  1、淘淘1岁半就被送回四川老家,此后整整5年,父母因经济原因都没回去看过他,这5年涛涛处于“放羊”状态,在奶奶和外婆家轮流生活,甚至当涛涛3岁的一天,在玩时不小心摔倒,头部受伤,额头部缝了14针时,涛涛的父母都没有回家陪他,直到涛涛7岁才见到父母。

  可以说6岁之前是孩子获得良好习惯和人格养成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孩子从母亲那里习得情感能力,从父亲那里习得适应社会的能力,但淘淘恰恰在这一阶段父母双双缺席,所以他不知道如何表达情感、不懂行为规则、不清楚行为的底线和边界?

  2、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当涛涛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在涛涛成长关键期因为父母的缺席而缺乏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当涛涛回到身边时在这方面应给予补偿和补课。涛涛的父母一味用8岁这个年龄段“好孩子”的标准要求与规范涛涛,这无疑对涛涛来讲是强人所难,因为在涛涛的内心还不懂得什么是约束与规范?从来也没人给他讲过,父母非打即骂的教养方式和态度不仅让涛涛体会不到父母爱的温暖,而且这种用打骂的方式强令孩子遵守规则的教育方式,加剧了涛涛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3、正如涛涛母亲说的,“我性子暴,容易着急,一急就打,我老公脾气也暴躁。”由于父母不懂得倾听孩子、尊重孩子,在不了解孩子时就作出错误的判断,并采用打骂方式管教,因此涛涛内心既委屈、也困惑,加之在学校里受到的冷落、歧视,自尊心受损,导致涛涛采用破坏的方式来平衡自己的内心。

  六、咨询计划与策略

  首先是倾听,理解、无条件的接纳来全面的了解来访者涛涛的情况,目标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涛涛发泄出心中的委屈与不满,以帮助他矫正不良的行为;其次,采用期望效应的心理学原理,向涛涛暗示“我相信你可以克服自己的不好的习惯?!钡纫曰狡鹚晕以际约旱哪诓慷ΑW钪匾囊坏?,对涛涛而言亲情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对淘淘及其父母进行心理辅导和认知疗法,以帮助淘淘培养良好的习惯,指导淘淘父母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

  七、咨询经过

  采用认知疗法对涛涛及其家庭进行了3次心理咨询。

  第一次咨询:首先是倾听,理解、无条件的接纳来全面的了解涛涛的情况,同时给涛涛更多的关怀和无私的爱,让他感受被关注和关心的温暖,目标是建立咨询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其发泄出心中的委屈与不满,让她对咨询有信心,以帮助他矫正不良的行为。

  咨询后淘淘对记者说,“希望以后还上报纸,让大家知道我改好了。”淘淘还给母亲写了字条:上面写着:“爸爸妈妈,我不让你们伤心了,请你们相信我,我不做坏事了,不偷钱了,不偷拿人家东西了,不骗人了。”

  第二次咨询:

  对涛涛采用期望效应的心理学原理,向他暗示“我相信你可以克服自己的不好的习惯。”“我相信你是真正的男子汉,说到做到?!倍运担骸耙桓鋈四衙饣嵊写?,大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何况你一个孩子呢?一个人有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能够克制自己并改正错误,我相信你是个非常棒的孩子!”等话语,以唤起涛涛自我约束的内部动力。

  对涛涛而言亲情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对淘淘及其父母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淘淘培养良好的习惯,指导淘淘父母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咨询师对他们全家召开家庭会议,对涛涛父母进行认知疗法。

  涛涛的父母性格暴躁,涛涛只要一犯错误,肯定少不了挨揍。有一次甚至把涛涛绑起来用铁烫其的后背。

  当咨询师问起涛涛以后自己有孩子了,该如何教育时?“绑起来打。”这就是“棍棒型”家庭长大的涛涛毫不犹豫的回答。当涛涛的父母听到孩子如此回答后,如梦初醒,明白了长期采取暴力方式教育涛涛,最终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发展,甚至影响孩子以后的婚姻生活及教育再下一代的方式。在家庭会议中,母亲坦言:“以前不是不疼他,是实在不知道怎么管他,反正不听话就打,我们家乡有句老话‘不打不成人,黄金棍子出好人’。但涛涛越打越不服,所以我也很困惑,搞不懂打还是不打,造成了恶性循环?!?/p>

  在家庭会议中,通过父子、母子间的对话,让涛涛的父母了解和感受到在棍棒下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撒谎,因为他们做错了事,为了不挨打,只好撒谎骗父母,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涛涛父母终于了解到不能把“不打不成材”作为教子的经典,打骂孩子其实是家长教育无能的表现。

  咨询师要求涛涛父母要做到在内心里与孩子真诚沟通,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要注意看孩子的优点,并且将优点放大,缩小孩子的缺点,减少暴力的实施,

  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才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第三次咨询:

  “第一次啊,长这么大涛涛还是第一次跟妈妈这样亲热……”母亲一来到咨询室就激动地对咨询师说。前天是母亲节,淘淘起床后搂着妈妈的脖子,在她的脸颊上亲了一下,让母亲高兴得热泪盈眶,无限感慨。这个举动在其他家庭是稀松平常的,但对淘淘和母亲,还是第一次。这也是上一次咨询时咨询师给涛涛布置的“家庭作业”,当时,涛涛得知要给母亲过母亲节,还好奇地反问“什么是母亲节?”他以为母亲节就是母亲过生日。

  在这次咨询中总结了涛涛和母亲这几次咨询的进步,尚存的问题,肯定了她的努力和改变。同时,请涛涛和母亲分别谈谈自己的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面对的问题的看法。涛涛和母亲表示在接受咨询的这段时间,自己的改变很大,进步也很大,他们当初写的目标,已经有一些实现了,他们现在有信心继续咨询和改变下去。如果以后不再来咨询了,就说明他们能意识到哪些想法和行为需要改变,并且有能力自己帮助自己改变了。

  八、咨询结果

  经过连续三周的心理辅导,涛涛正在逐渐恢复孩童的天真,与母亲之间的亲情自然流露,每次来做辅导,都能看到这对母子脸上的笑容多了很多、心态一次比一次阳光。而母亲也高兴地看到,儿子在向好的方向变化。5月10日的咨询后,涛涛会把一个纸杯里的茶水倒进另一只纸杯里,然后再倒回来,神情与动作显得轻松自在,全然不见了第一次见到他时的那种呆木与害怕。对于这半个月的自己,涛涛用“开心”来形容,他说高兴在心里:“因为妈妈不打我不骂我了。我自由了?!?/p>

  涛涛母亲笑容满面地讲述孩子这些天来的变化,比如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然后才看电视;以前铅笔用完了从来不跟母亲要新铅笔,因为他的书包里总是有很多从别人那里拿的铅笔,现在铅笔用完了,他会告诉母亲,要一支新铅笔;孩子现在话多了,经常叫“爸爸、妈妈”,以前他可不喜欢这样,很多人也都说淘淘变得有礼貌了;还有,放学后他就到妈妈打工的工厂门前等妈妈一起回家,他牵着妈妈的手,另一只手帮妈妈拎着垃圾袋,一路回家的路上,不停地告诉妈妈今天学校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这都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甚至在学校里开始爱表现了,不拿别人东西、也不打人了,还当了体育小组长,老师表扬后,还会显出骄傲的神情等等??吹教翁卧诒浠?,母亲感到欣慰,信心越来越强。

  涛涛好像变了一个人,虽然有时候还是调皮。半个月来,淘淘的变化出现得如此之快,确实有点出乎意料,不过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涛涛的母亲变了。“她原来是一个性格比较暴躁的人,现在她的性格、行为、心态,都有很大的改变,跟孩子有更多的肢体语言比如拥抱、爱抚,前几天气温有点低,她半夜起来给孩子盖被子,孩子知道了,感到很温暖。现在她给孩子更多的爱和耐心,而涛涛对母亲的爱会马上作出反应,因此教育方式的改变,既改变了母亲自己也改变了孩子——这就是爱的力量。”

  感言:父母给孩子的“营养”中,爱的教育应占99%,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爱,如果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有可能会变得扭曲,而在爱的空间里,孩子会学会体验亲情、承担责任并形成自我约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编辑: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