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亲呀隔代亲
2009-01-21 15:01 来源:深圳新闻网 【字号:大 中 小】
[说事]
[故事1]
杨冬冬是个典型的留守小孩,爸爸妈妈在深圳打工,冬冬和爷爷奶奶一起在陕西老家生活。每年过年,爸爸妈妈都会回家探望冬冬,给冬冬买好多玩具、零食。冬冬的爸爸妈妈本来打算再过几年,在深圳买上房子了,就把冬冬接过来上小学,一家三口在深圳扎根??墒侨ツ甏航诨丶遥职址⑾侄宰约河行┦柙读?。冬冬妈妈也发现,冬冬有了委屈会先向爷爷奶奶说,有了困难先向爷爷奶奶求助,得了奖品也是最先告诉爷爷奶奶。冬冬的父母在失落之余也非常担心,孩子从小在老人身边长大和自己的感情会越来越疏远。
?[故事2]
冯硕现在20岁,在深圳生活也有11年了,当我们和冯硕聊起留守儿童的话题时,冯硕大笑着说其实他自己就是一个老牌的“留守儿童”。
?说到当留守儿童的感觉,冯硕挠挠头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当时只是觉得,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了而已。到了深圳后我倒是发现自己的自理能力比同龄的孩子都好,就为这个,父母还骄傲了好一阵子呢?!?父母在冯硕2岁的时候就把他托付给外婆照顾,两人一起来到深圳闯荡世界。
在冯硕的记忆里,爸爸妈妈虽然不在身边,可自己并不觉得和他们疏远,因为小小的冯硕的生活里充满了爸爸妈妈的痕迹。冯硕记得的玩具和衣服都是爸爸妈妈买的,每当穿上了新衣服,外婆总会借来相机给他拍了照片寄到深圳给爸爸妈妈看,冯硕就特别盼望爸爸妈妈看到照片后夸奖自己。爸爸妈妈在深圳照片,也会寄回家给他看。外婆和姑姑还经常给冯硕讲爸爸妈妈现在在深圳是怎样工作的、讲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
冯硕现在还记得,有一阵子,他特别愿意缠着姑姑问“爸爸像我这么大的时候玩什么呀”“爸爸的老师长得什么样子呀”“爸爸换第一颗牙的时候痛不痛呀”之类的问题,经常搞的姑姑哭笑不得。现在,在老家做“留守儿童”的时光已经被冯硕当成一段特别的人生经历珍藏起来,每次翻看当年的相册、说起当年的事情,冯硕和爸爸妈妈心中都会升起一种温暖的感触。
?[心理分析]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隔代抚养”这个词也越来越被大家熟悉。父母在外闯世界,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照顾,这种模式在现在深圳的打工者中并不少见。社会上也有“隔代亲亲上亲”的说法。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不仅可以解决打工者的后顾之忧,也可以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在含饴弄孙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但是,隔代抚养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1、 孩子对父母产生距离感留守儿童们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抚养下长大,他们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种生活中的空间距离容易产生心理距离,造成亲子之间感情疏离、孩子安全感差、容易自卑等问题。有些留守儿童回到父母身边后与父母关系冷淡、与父母过分依恋、人际交往封闭、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2、 父母对孩子缺乏了解父母们忙于工作,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在心理也上会产生距离感。有些父母一年甚至几年才见到孩子一面,刚刚看到孩子的瞬间,记忆里的那个小BB和眼前的孩子完全对不上号。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理解孩子的情绪,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这些父母嘴里说着“宝宝长高了,妈妈都认不出来了”的时候,心理上除了喜悦之外,失落也是显而易见的。
[心里应对]
既然对于在深圳工作的父母来说,孩子在家由老人照顾是难以避免的,那么,怎样才能尽量地照顾到大家的心理需求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1、 对孩子——鼓励人际交往
鼓励孩子多多出去玩,多和小伙伴交往。父母们也要主动向孩子了解他们的小伙伴、喜欢的叔叔、阿姨,鼓励孩子多讲自己身边的事情,帮助孩子解决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2、 对老人——常怀感恩之心感谢老人养育了自己又在帮助自己养育孙辈,理解老人对孩子的疼爱,关心老人的身体、生活。在感谢老人对孩子的养育的同时,鼓励老人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养鱼、种花等。这样一来可以丰富老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老人心理健康;二来也避免了老人和孙辈间相互过分依恋,有利于缩小孩子回到父母身边时老人和孩子产生的心理落差。
3、 父母自己——加强和孩子的联结即使不在孩子身边,也要尽量多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像故事中的冯硕的爸爸妈妈做得就很好。他们关注孩子的点滴成长,经??浣焙⒆拥慕?,也把自己在深圳的变化通过照片、书信、电话等形式让孩子了解到。让家人给孩子讲父母小时候的故事也是很高明的办法,这样做不仅可以增进孩子对父母的了解,还能很快地拉近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距离。
编辑:Jenny Du
相关新闻
- 婚姻中的快乐秘诀—陈世强(28 15:52:26)
- 做个有教育准备的家长--赵刚(16 09:22:57)
- 亲爱的,你要更美好--黑玛亚(16 09:22:57)
- 从电影看婚恋家庭--王书亚(16 09:22:57)
- 做自己的健康管家--张国玺(26 17:45:59)